國慶7天長假已經結束了,但是“節(jié)后綜合征”似乎還未遠去,尤其是以學生、公務員、白領為代表的群體,不想上課、不想上班、不想干活等情緒縈繞,讓不少人倍感失落甚至焦慮。有醫(yī)生建議,這類人群一定要正視健康問題,循序漸進將身體和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(tài)。
吃喝玩樂過頭 上學上班感焦慮
“放假回來后每天早上都起不來,實在是不想去上課啊,在課堂上根本聽不進老師講的東西,反正一進入教室就頭暈暈,完全提不起心思。”就讀于清遠市技師學院的學生小吳表示,國慶假期期間,他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來,下午和晚上出去和朋友玩,有時候到凌晨才回家。國慶結束后回到學校,一下子無法適應學校早起早睡的作息時間,心情很郁悶。
同樣為此煩惱的還有在市直機關工作的李女士,她的7天長假,除了在家呆了2天外,幾乎都是去走訪親友,每天奔走于各種聚會,暴飲暴食,在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天就病倒了,“到醫(yī)院打針吃藥后,在家休息了1天,現在回去上班總覺得好累,全身沒勁,而且沒有胃口。”
而白領小婷談及自己的國慶假期時眉飛色舞,更展示自己在度假時的微信朋友圈信息,全都是她到某某旅游景區(qū)的風景照以及當地美食分享,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得到不少朋友點贊。但被問及放假回來的工作如何時,小婷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般,表示無法集中精神,一想到上班就害怕,吃不好、睡不好。
醫(yī)生提醒:需循序漸進調整身心
據了解,對假期的不舍、對工作的焦慮,催生了一種病——“節(jié)后綜合征”,患有此癥的人們在大假之后(特別是春節(jié)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)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,提不起精神,上班的工作效率低,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、眩暈、腸道反應、神經性厭食、焦慮、神經衰弱等癥狀出現。
醫(yī)生表示,節(jié)后綜合征跟國慶期間的飲食、作息密不可分。對學生而言,首先要及時調節(jié)生物鐘,按學校的作息時間制定科學可行的作息時間表,合理安排飲食起居,及早進入學習角色。再來要轉移注意力,節(jié)假日很多學生將時間花在娛樂活動上,回校后學生應主動克制自己,強化心理暗示,及時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,抓緊復習舊知識,預習新知識,如可以讀一些有用的書籍。
針對一些上班族不能從假期生活中走出來所產生的恐懼和焦慮情緒,醫(yī)生則提醒,充足的睡眠是必須的,每天盡量保持6-8個小時的睡眠,才能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工作。“少吃多睡常運動,比如可通過晨練、散步等戶外活動來充實自己的生活,調整心態(tài)。當然,這個調整身心的過程是要循序漸進的,需要一段過渡期。”